脊椎动物防御和清除细胞内病原体的策略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7-06-06 13:24 回复:0 关注量:206

近日,美国传染病学会会刊《传染病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云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脊椎动物防御和清除细胞内病原体的策略和效应分子,对研究新的疾病治疗策略和药物具有实际意义。



胞内细菌、病毒等细胞内感染病原体能利用多种策略适应并改变宿主细胞的胞内环境,逃脱宿主的免疫防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胞内病原体会利用细胞生理性的内吞囊泡途径侵染细胞,并适应细胞内吞囊泡的酸化环境,来达到其感染的目的。外源性的化学物质如氯化铵和氯喹等,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吞囊泡的酸化环境而抑制某些病毒和胞内寄生虫的感染,但宿主细胞是否存在相应的防御策略,内源性效应分子机器的身份以及调控网络一直是研究者努力探究的重要问题。


文章通讯作者、研究员张云带领团队,前期从两栖动物大蹼铃蟾中发现了脊椎动物第一个新型孔道形成蛋白和三叶因子复合物 betagamma-CAT,并发现该内源性蛋白质机器具有刺激细胞囊泡化形成的特性,在细胞内吞 / 溶酶体途径中形成膜通道并激活炎症小体。在此基础上,文章第一作者、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盛安和博士研究生刘龙等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揭示该复合物具有调控细胞内囊泡酸化环境的功能。在宿主免疫防御中,以细胞内病原体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为模型的研究表明,该蛋白质机器可以限制李斯特菌从胞内囊泡的逃逸,并同时激发细胞外排驱逐胞内感染的病原体,有效抵御致死性的李斯特菌感染。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云岭学者”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