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诺奖之路或已形成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6-10-08 17:19 回复:0 关注量:183
国庆七天长假最令人添堵的不是高速公路的大堵车,也不是旅游景点的人山人海,而是颁发的诺贝尔奖与我们中国人无关。看到美日科学家在诺奖的竞技场上屡有斩获,真是令人羡慕嫉妒恨,心痛不已。痛定思痛,各种分析、总结、解读、反思、评判、哀怨的文章漫天飞舞,犹如漫天的柳絮,使人眼花缭乱,而看不清前进的道路: 中国特色的诺奖之路究竟路在何方?

近些年来,美日科学家得诺奖已经成为常态,已成既成事实,无法否定。我们目前创新能力还达不到国际一流也是事实,也无法回避。从现在我国学术界的表现来看,与国际一流、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还有差距。但是,从各种指标来看,我们目前已经能达到国际二流,紧跟世界一流水平了。有人称之为“跟踪式研究”,还有人称之为“跟风式研究”,甚至有人称之为“跟班式科研”。总之,我们已有大量接近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注意是大量,而不是一两个,这也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现象。

我们引进的千人今年获得诺奖、我们对诺奖的预测越来越准、我们对诺奖的评价和分析越来越到位,都充分说明我们水平的提高,距离诺奖越来越近了。想想美国当年跟踪欧洲多少年才等来诺奖的井喷,再想想日本跟踪美欧多少年才等来诺奖的常态。我们才跟踪了多少年?速度已经够快的了,已经让美日科学家食不甘寝了。现在,千万不能太着急,欲速则不达!

国际学术界的第一梯队目前被美日欧科学家垄断,但是国际学术界的第二梯队中基本以我国科学家为主,这恐怕也是基本事实,没人能够否定。有人说,二流有啥用?要当就当一流! 当然,一流好,不过二流总比三流,四流还要好很多吧。从三流直接跳跃到一流当然更好。偶尔,也会有几个跳跃,比如,屠呦呦去年获得诺奖。不过,一般来说,三流还是要经过二流这个阶段发展,才能逐步发展到一流。函数的变化有连续性定理:对于连续函数,函数值从负数到正数,必然会经过零点。科研的发展也有类似的规律,着急不得,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科学研究又好比马拉松比赛,不到终点,不知道谁是真正的冠军。也许在领跑的美日科学家心中,对身后越来越近的大量跟跑的中国科学家心存畏惧,担心有一天会被超越。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先跟跑不要紧,关键是不能满足于跟跑,而是时刻想到如何超越,成为领跑。也许这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的诺奖之路:先培养大批跟跑选手,逐步贴身紧逼领跑者,然后再寻找若干突破口,奋力冲刺成为领跑。

美日科学家屡屡获得诺奖,不是坏事,而是好事,给我们指明了学习和借鉴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学习美国的创新精神和日本的实干作风,不断改1进我国科研制度(包括立项申请、人才评价、年度考核等等),以中国庞大的勤奋努力的科研队伍,信我们一定能从科研大国逐步发展为科研强国,到时候中国人得诺奖将是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