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竟多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既是科学院的耻辱也是国家的耻辱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8-06-12 10:23 回复:6 关注量:180

 

前几年偶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中国目前最值钱的人就是袁隆平,单他个人的品牌价值就达到数十个亿,超过了中国对美国最大的一宗出口——小巨人姚明的品牌价值。事实也正是如此,袁隆平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被尊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的骄傲。

 

但就是这样一位多次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杂交水稻之父,竟然多次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更有甚者,袁隆平的此番遭遇还并非偶然,此前,历经湖南省四次推荐,袁隆平才艰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番科学院院士评选,袁隆平又折戟沉沙。袁隆平的职称评审路,简直比两万五千里长征还要艰难。

 

所以然者何?

 

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指出:他个人认为,袁隆平完全有资格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未能当选,这只不过是一个历史上的误会。

 

用一个历史的误会轻描淡写的带过,是不够慎重的。我以为袁隆平落选科学院院士,根本不是历史的误会,只能是历史的耻辱。

 

 

1、是院士评选机制的耻辱

 

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的袁隆平。说他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甚至是世界顶尖科学家,恐怕没有人会有异议吧。但就是这样一位给中国带来世界声誉的科学家,却不能当选为本国的科学院院士,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的学术制度是行政化制度,资源分配,利益均分,都由行政决定,导致知识分子无心学习,汲汲于仕途。伴随着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院士这个学术荣誉,也越来越“异化”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贵族标识”。因为这些影响与诱惑,使得很多单位都斥巨资打造院士工程,进行公关、疏通和联络。红尘滚滚,纷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路大仙,各显神通。

 

中国科学院、工程院每一次的院士评选,几乎都是一场内耗严重、成本极大的造星运动。各个部门都要进行角力,都要分一杯羹。院士评选,已经从表面的争名,走向了实质化的谋利。一些当选院士的丑剧闹剧不断地上演,而那些真正沉浸下来搞科学研究的人,常常是不暇或者也不屑去做这样的勾当,如此看来,他们成为刀下之鬼,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了。

 

学界认为,只有当院士真正回归于学术,才能彻底解决中国院士选举的内耗与负效应。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风气才会形成。否则连袁隆平这样的人不能当选,只能是我们院士评选机制的耻辱。

 

2、是评审委员的耻辱

 

就在中国评审委员们用自己手中的选票,在昏暗的油灯下,在暗箱之中,在蝇营狗苟里,否决了袁隆平之后,没想到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机构,拥有20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却高票延聘袁隆平为外籍院士。

 

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隆重宣布袁隆平院士的当选理由时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无独有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李爱珍女士,也不是中国的两院院士。她曾先后参加1999、2001、2005年的科学院增选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选,居然边也没有摸到,惨得一塌糊涂。那么,是否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水平高于美国科学院吗?傻子也知道,这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一方面,中国的许多院士名不符实,和美国一二流大学助理教授的水平不相上下,有的甚至靠抄袭剽窃来支撑,学术品质不端;另一方面,真正作出重大贡献、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学者们却屡遭排挤,得不到应有的荣誉和尊重。十七大期间,不少代表大声疾呼,严惩学术腐败,还学术发展的晴朗天空。

 

那些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的评委们,一定要扪心自问,良心是否有愧?当自己的黑手伸向袁隆平们时,学术良知和道德良心丢在何在?

 

3、是当选院士的耻辱

 

两院院士为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理应受到国家和人民的爱戴,这在世界各国是不可置疑,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当袁隆平落选科学院院士,当李爱珍落选两院院士,却又从侧面证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已经不再是或者不完全是学术泰斗的集中地,那些当选的院士也并不能说明他们有多大成就。说不定他们的当选和袁隆平没有当选一样,都是历史的误会。

 

院士评选的这种负面影响、恶劣的社会评价,已经构成了对现有院士的伤害,构成了他们集体的耻辱。当伟大的袁隆平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这不是袁隆平的伤感,而是两院的失魂落魄。

 

中国古代曾有“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一介草莽,尚且知道不能贪天之功,位居贤者之上,袁隆平的落选,让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如何自处?而当选不当选,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却并不影响他们的学术声誉。

 

无数的网友众口一辞,我不认什么鸟院士,我只认袁隆平!在强国论坛上,路甬祥详细地介绍了袁隆平落选的原因。袁隆平之所以没有当选,是因为科技界,包括院士群体当中,对于一个人成就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和偏颇,主要强调生命科学。

 

当时比较强调的是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是否创造了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思想,那就要求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考察,因为袁隆平先生还是用比较传统的杂交办法进行科学实验,所以没有能够选上。

 

这种评价理念,直接说明了当选院士的成色,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暴露出了我们对科学的狭隘认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我们对农业、农业科学和民生问题极端轻视,以为只有卫星导弹宇宙飞船,才是科学。根本没有料想到农业良种研发,是关乎基因与遗传的生命科学,是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富民强国、和平崛起的基础工程,甚至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4、是国家的耻辱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目前更像是一个名利场。两院评选之怪现象更是曾出不穷。而作为国家顶尖科学家的评选耻辱,不仅是对科教兴国国策的莫大讽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国家的耻辱。

 

邹承鲁院士透露:在他有选举权的时候,送钱送物的都有。还有更隐晦的,候选人所在单位以召开学术讨论会为由,邀请相关评审委员会的院士参加,好吃好喝,再送一笔不菲的会议费。

 

大家心知肚明。清华大学的一个老院士更是一针见血:“评选院士,得有人抬举,但关键的还是自己要识抬举。二者缺一不可。”一旦当选之后,这些付出沉重代价的院士,当然要进行成本回收。

 

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核算风波”,一些院士推波助澜,无耻至极。更有甚者,打着各种旗号,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亿元。最后出现了“五同”现象。“论证之初,同心同德;制订计划,同舟共济;经费到手,同床异梦;遇到分歧,同室操戈;瓜分殆尽,同归于尽。”一些院士的剽窃、造假、学术腐败,让人触目惊心。

 

科学界元老周光召就曾建议取消院士制度。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也曾提出“解散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设想,有识之士釜底抽薪,足够说明中国两院目前的尴尬地位。

 

“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倘若不经必要的体制改革,不正之风就会蔓延,袁隆平式的遭遇就不会绝迹,而事关国家的这些丑闻也会越演越烈。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做个禾下乘凉的幸福。”我在想,做这个梦的袁隆平一定还做过一个梦,那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什么时候不要有门户之见,能够给我一个公正!”

 

而我担心,等袁隆平第一个梦想成真的时候,第二个梦实现也许还是遥遥无期,如飞天手中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88岁本应该颐养天年,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却始终没有退休,这位在人类反饥饿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科学家,如今又在忙着研制新型水稻,一种在盐碱地里也能生长的海水稻,他想通过海水稻种植化滩涂为良田,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稻花飘香,袁隆平真的能做到吗?

 

袁隆平梦想再造一个湖南省的粮食产量 目标改造一亿亩盐碱地

 

66岁的张永法一直生活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王林庄,离他们村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盐碱地,一片荒凉。他清晰记得,在他小的时候,这一大片盐碱地曾经是水稻田。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王林庄社区村民 张永法: 1963年、1964年那个时间,我们村在桃源河两岸,种过水稻,长势很好。这个水稻基本都在50公分以上,穗子也很好,我们都分着吃了。后来1964年一场自然灾害,把这个稻穗,水泡了三四天,捂烂了。到后来连年干旱,排不出涝去,这个盐碱就变成荒地了。

 

 

很难想象,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这块盐碱地还能耕种水稻,那为什么会变成盐碱地呢。原来,离这块地200多米远的地方有一条河,叫桃源河,河流下游20多公里,就是黄海胶州湾,一旦遭遇灾害天气,海水就会顺着河道倒灌到地里,经过几十年海水的浸泡,这些原来种庄稼的耕地,就逐渐变成了现在的盐碱地。不仅种不了庄稼,有的地方连野草都长不出来。村民们十分心疼这块地,开始试着把土地改作它用。

 

 

张永法:后来弄地养鱼,还有养虾的,也不生产,产量很低,一个是水质的问题,它因为这个碱性;二是土壤含盐咸度很大。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来的良田变成盐碱地后,可用来种庄稼的耕地就少了,有时村民们还会遇到粮食不够吃、饿肚子的情况。

 

目前,王林庄社区总人口4000多人,占地面积是8000多亩,盐碱地就有4000多亩。

 

山东东营市垦利区二十八村,同其他沿海村一样,村里也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现在已经撂荒30多年,村民们既痛惜又无奈,但是除了叹息、心疼外,他们也想不出其它更好的办法,更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土地。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二十八村村支部委员 毛建民:你看这个地方,下了雨长点草,不下雨什么也不长,发白。现在我们村总面积6000多亩,可耕种面积现在就是3000多亩。

 

不仅是山东,中国的盐碱地面积已达9900多万公顷,全球盐碱地面积更是高达9.5亿公顷。而另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多家机构发布的《2017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全球各地2015-2016年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从8000万猛增至1.08亿。

 

如何把面积惊人的盐碱地利用起来,改造成良田,让更多人不再为粮食发愁,这成了很多科学家孜孜以求的梦想。而研发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也是88岁的世界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的又一个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海水稻发展到1亿亩,最低要求生产300亿公斤粮食,生产一个湖南省的粮食总产量,多养活8000万人口,这是我的梦想。

 

袁隆平,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创造了水稻亩产上千公斤的世界纪录。如何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水稻,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而这一次,他把科学目光投向了盐碱地。

 

盐碱地除了特殊环境生成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海水的侵蚀。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平原的低地、湖边或山前冲积扇的下部边缘,以及沿海地带。如果能将我国近一亿亩盐碱地改造利用,生产农作物,可解决8000万人的粮食问题。

 

多地试验海水稻 农民每亩地可增收500多元钱

 

 

88岁的袁隆平坦言,海水稻研究属于水稻杂交的一种,对他来讲,这一新课题既是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虽然压力、难度很大,但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够研发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到全世界,为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

 

面对这样一个星辰大海的宏伟目标,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如何攻坚克难、勇攀科学的高峰?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享有盛名的袁隆平,是怎么和海水稻结缘的?又为何选择在青岛研究发展海水稻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它的研发条件比较好。盐碱地也比较多,海水稻研发中心就设在那里。我们今年在山东的青岛、东营、还有在江苏、浙江都布了点。

 

袁隆平介绍,光山东半岛就有数百万亩盐碱地,是个良好的实验田。近几年,山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着手尝试解决盐碱地再利用问题,他们的想法与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一拍即合。

 

 

2016年8月袁隆平团队正式入驻青岛国际院士港。眼下杂交“海水稻”已经成为袁隆平最急迫的一个科研项目。2018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继续在国内不同气候区发起,建立5到10处海水稻示范种植推广基地,用2到3年时间在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为海水稻产业化推广提供成熟解决模式。

 

 

中共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 王希静:像我们对袁隆平先生的综合资助经费,就是他生活经费,我们一年资助600万元,对他团队产业扶持资金,可以达到1个亿。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又给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建了4500平方米的实验基地,连装修带设备,又得大概8500万元,这就是5个亿,这边加起来就是6个多亿了。

 

研发海水稻的大平台建起来了。接下来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研发出海水稻?袁隆平告诉记者,所谓海水稻,并不是浸泡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原因很简单,海水太咸,根本种不了水稻,我们通常说的海水稻,是指在盐碱地上也能生长、能够耐盐碱地的水稻。

 

 

在盐碱地上,选用什么样的水稻来进行实验呢?袁隆平团队充分发挥自己所擅长的优势资源,将研发主攻方向,集中在杂交稻的配种育秧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我们就是用半野生的水稻,跟我们栽培稻杂交,搞杂交种,优势利用。半野生的这个海水稻产量很低,每亩100多斤,稻穗又高又容易倒伏,我们用栽培稻杂交,它产量提高了,而且稻穗不倒伏。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 张国栋:这个表现非常不错,我看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出芽率,而且芽苗也比较粗壮,可以细微看到,小的拔节已经看到了。这一批秧苗含盐度大约是千分之六。

 

为了更详细、精确测试出海水稻杂交材料的不同特点,研发人员将水稻苗,放在冷光源的植物生长箱,每天观察、测试。这种冷光源植物生长箱,所采用的光源,跟平时看见的太阳光、日光灯发出的热光源不同,它不发热,能精确控制温度。

 

海水稻杂交,就是研发出在一定盐浓度的水里,能够正常生长的水稻。一般水稻的耐盐度是千分之一、二,而海水稻的耐盐度需要达到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八左右。除了在杂交水稻原材料上不断选优、育苗外,研发人员还采用一些新科技手段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工程师 张国栋:这个配套技术的核心,我们称之为叫四维改良法,就是从四个维度对盐碱地进行综合的改良,我们把耐盐碱水稻,包括俗称的海水稻当作成为抗逆性水稻,是最顶端;第二层土壤定向的调节剂,主要是改善它的盐碱度;第三个层面叫植物生长调节素,增加一些有机质,让土壤尽快的由生土变成活土。我们在集中控制的大数据中心,可以随时掌握水土的循环情况,它的盐度、碱度、氮磷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我们2017年开始搞。我们2017年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我们用了180几个品种,在含盐量百分之0.6的,海水浓度里面筛选。其中有三个品种,能够正常生产,其中有一个品种,小型的实验田面积,算成亩产,达到了620公斤,很不简单。因为一般的海水稻,包括国外的,就是每亩一二百市斤,我是每亩620公斤。

 

 

 

产量有了,但这种盐碱地种出的海水稻口感、味道、品质究竟怎样呢?研发人员现场给记者做了一个小实验。他们将海水稻、东北大米、粳米、籼米四种不同的大米,分别放在四个电饭煲里蒸煮。现场品尝海水稻色、香、味都不错。张国栋还告诉我们,这种海水稻同普通水稻相比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优势,就是没有重金属污染。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工程师 张国栋:这个镉包括其它重金属,它的存在是由于咱们历史上大量的使用化肥,化肥当中有一些重金属的这种富集。由于我们这个盐碱地,从来没有使用过化肥,这个处女地是最干净最自然,老天爷给我们最好的一个礼物了。因此不光是没有重金属,而且它是健康的。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日后可能的重金属污染,在研发的初期阶段,袁隆平团队就采取了多种生物科技技术,从种子到土壤进行全方位阻断。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我们现在是,除镉的技术,分子技术,把镉,吸镉的基因,把它埋了休眠,叫它睡觉,不起渗透污染作用。把那个盐碱地生物技术清理一下,就行了。生物技术很简单,海水稻也是生物技术。如果土壤改良工程大,要的经费反而多。

 

现代高科技排除了镉渗透、污染等问题,那实验田里种出的海水稻,成本会不会太贵?又是否具备大面积推广价值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成本不要好多,海水稻就挑个种子,他多花60块钱一亩地,每亩产量最低300公斤,现在是1.3元一斤,600斤,700多块钱,花个60块的种子钱,赚了700块钱,可以每亩赚500多块钱,农民愿意种的。

 

 

就这样,撂荒了几十年的盐碱地,竟然神奇地种上了海水稻!村民从一开始的不相信、怀疑,到一步步亲眼看见盐碱地变良田,尤其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压根儿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盐碱地焕发生机,贫瘠荒芜的盐碱地也能变成希望的田野。而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有了海水稻,每家都能增加两笔收入:一是将原来荒废的盐碱地重新流转出去,多了一份土地租金;二是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工资。一位村民说,他们家流转五、六十亩盐碱地,一家人多收入4万来块钱。在这打工一个月,还有3千块钱收入。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王林庄社区村民 张永法:今年第一年,第一年试种,你得拿出数据来,那得来年看看。根据现实情况,这个海水稻苗很好,我内心感觉挺不错的,我都用手机拍照片了,我准备在朋友圈,网上给发出去,让他们欣赏欣赏。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党工委委员 陈超:大概是5公里多的桃源河,两岸有1万多亩的盐碱地,那么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这种改造,打造整个十里桃源,万亩稻香。

 

更多的盐碱地正在等待海水稻带来的奇迹。5月28号,袁隆平的研发团队将在东北大庆、新疆、陕西南泥湾、山东东营、青岛,浙江温州、慈溪等地同时开播插秧海水稻。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育种工程师 张国东:这是我们浸泡过的一些种子,它大概5到7天就会出苗,到10天这样,它就展开叶,就能看到绿油油的一片。

 

海水稻的研发也引起了国际关注。2018年初,袁隆平的研发团队还带着海水稻来到迪拜,已经成功在迪拜开辟了150余亩试验田。

 

但盐碱地里种海水稻,毕竟是新鲜事物,处在科学实验阶段,种植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对于研发人员和有关单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共青岛市李沧区委书记 王希静:海水稻只是在进行测产,还没有作为一个品种。我们争取三年时间,把它正式确定为海水稻这种品种,“海水稻1号”和“海水稻2号”可以获得国家的特等奖,可能是袁隆平院士,获得的第四个国家特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总书记2018年4月12号,在三亚、在视察的时候,看我们的超级稻。海水稻怎么样?我说2017年取得比较好的进展,2018年我们扩大种植面积,主要在青岛;如果表现好,请习近平总书记去视察,你猜什么回答?他说好!所以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压力也很大。

  • 一天到晚画图纸的鱼 2018-06-12 14:38
    #1

    可能人家并不在意这个头衔的,真正为人民为国家做科研的科学家!

  • 游客 2018-06-13 08:52
    #2

    国家的宝贝

  • 游客 2018-06-19 05:44
    #3

    小编唯恐天下不乱,编的让我有点相信

  • 游客 2018-07-04 18:24
    #4

    祝福袁老身体健康,期盼习主席来视察

  • 游客 2018-09-29 12:31
    #5

    袁老,谢谢你,不要被中国科学院气坏身体,你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神

  • 游客 2018-10-28 10:22
    #6

    袁隆平没有中国院士评选机制强大,但他比中国院士评选机制高大!在中国院士评选机制下,袁隆平似乎是个“另类”,但历史宣称:袁隆平震撼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