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探头SPECT销售手册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7-09-19 17:19 回复:0 关注量:193

核医学影像是以反映脏器(组织)功能、代谢为主的影像。将标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引入人体后通过探测放性核素分布来反映脏器功能和代谢。能够发射咖玛射线的放射性核素-99M;碘-131等。常用能够标记放射性核素药物有:MIBI(心肌显象);MDP(全身骨显象);ECD(脑血流显象)。

关于购买ECT的临床适用性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核医学显像设备特别是ECT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尤其是近两年国内众多医院相继引进和更新了ECT设备,为医院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美国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了ECT检查,国内目前约有近400台ECT

ECT显像与CT,MR和X光等显像比较,它特点在于前者是一种独特的功能依赖性显像,而后者是侧重解剖形态的显像。ECT在临床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癌症的诊断;研究心脏疾病、循环系统问题;检测肾功能以及血管、组织和器官等方面的其它病况。临床应用如下:

心血管系统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梗塞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梗塞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心肌细胞的存活情况,为其他影像设备无法取代。本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高,还可以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其诊断灵敏度为:87-93%;特异性:83-91%。对心肌梗塞的诊断灵敏度更高(98%)

骨骼系统

全身骨扫描对于肿瘤的全身骨骼转移具有独特的价值,能比普通X光检查提前6个月发现病灶,而且能一次扫描得到全身所有病灶的部位、大小和骨破坏程度等重要信息。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显像是核医学显像最普遍和常规的检查项目,可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况和结节良恶性,甲状腺I-131治疗前后甲状腺摄碘的情况。并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诊断,交感神经节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的辅助诊断.

泌尿系统

静脉注射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用ECT快速连续采集包括双肾,输尿管及膀胱的放射性影像,可依次观察到显像剂在肾脏的摄取,分泌,排泄的整个过程,不仅可提供泌尿系统的形态影像,而且能提供有关肾血流灌注、实质功能和泌尿排泄等多方面的信息及定量指标。

神经系统

脑显像可以发现原发性癫痫灶,即使是在发作间歇期。而且能通过三维定位显示,为癫痫进行定位手术提供明确资料;还可以鉴别肿瘤术后复发和瘢痕组织;并对急性脑梗塞和脑栓塞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消化系统

检查肝血管瘤的大小、部位、数量,胆道排泄情况,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等。对肝癌的判断需综合检查,结合临床分析,提高诊断符合率。

呼吸系统

将略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放射性微粒注入静脉,微粒在经过右心到达肺动脉,随即灌注到肺毛细血管床而拴塞在该处,局部拴塞的量与该处灌注血量成正比。由于拴塞的毛细血管仅占肺毛细血管总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并且所用显像剂能在肺内很快降解为更小的分子,故该方法完全安全。临床用来做急性肺动脉拴塞的诊断、病情观察及其溶拴治疗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血管高压的诊断;肺癌的诊断。

肿瘤

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分期和恶性度,良恶性的鉴别。由于ECT是代谢影象所以它发现肿瘤及转移灶要比CT等解剖影像要早6个月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