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CCM自动化解决方案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6-11-29 21:54 回复:0 关注量:146
如何构建现代化和自动化实验室,以达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实现临床实验室设备和人力资源效率最大化的目标?这已经成为检验科管理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先进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首先必须是功能齐全的,能够涵盖并代替目前检验科常规的手工处理步骤;其次也应具有集成和高效的特点,同样的占地面积实现更多样本处理功能,效率最大化,而不是说样本实现了轨道运输后就叫做自动化设备;最后,自动化系统管理软件需具有智能化特点,软件替代手工记录、人工判断,自动应对各种状况。实验室自动化改造要素如果简单的将实验室改造等同于增加自动化设备,那么其结果未必能达到管理者们预期的目标,甚至会成为检验科未来发展的绊脚石,在改造初期以下三个问题或许是需要考虑到的:一、实验室当前的工作流程在进行自动化改造前,检验科管理者需要对实验室现有设备,每天样本量及样本类型做统计,评估样本在处理中哪些手工步骤要由自动化设备取代,和相应的人员配置情况,并要充分估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帮助管理者确定自动化系统需具备的样本前处理功能(如自动离心、开盖、分杯、分类等),以及为哪些类型的分析仪器所服务,从而避免盲目采购造成的成本增加,或是自动化系统缺少某些样本前处理功能后,手工步骤介入的状况发生,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实验室样本量超出预计,自动化设备处理速度不够,造成样本堵塞,降低整个实验室检测效率。二、实验室场地条件实验室的大小、形状以及面积直接决定了改造时需采用哪一类型自动化设备以及后续仪器的布局。目前市面上现有两类自动化系统:TTA(独立式自动化)和TLA(流水线自动化),TTA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布局较灵活,对线下样本的前处理功能强大,可以进行灵活的分类出样区布局设置,不足之处就是需要手工将样本加载到分析仪器中;TLA占地面积大,安装需要一片完整的空地,所有离心、开盖和分杯这些前处理功能及分析仪器,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通过轨道连接起来,因此解决了自动传输样本的问题,但同时也增加了自动化设备的占地面积,对实验室场地布局有条件限制。检验科的布局结构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开放式和非开放式。对于开放式实验室来说,自动化改造时选择灵活性大,因为实验室本身场地面积大,较少柱子等障碍物,TTA和TLA两种方案都适用。而对于一些装修早、面积小、仪器布局零散的实验室来说,TTA会是首要选择,可以在不需要大规模调整现有布局的情况下,实现实验室自动化改造。三、实验室信息系统建设自动化改造的本质,就是将临床实验室中手工操作步骤用各种自动化仪器所取代,并且在信息流的主导控制下,构成样本流水线作业的组合,从而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常规检验过程的自动化。由此可见,信息系统改造及升级在自动化改造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实验室自动化建设中还需考虑如何实现数字化网络管理?应用条形码技术,让分析仪与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双向对话,使样本接收、数据存取、报告审核、结果打印、实验室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一套自动化设备能不能用好,是否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能否帮助实验室提升检测质量和水平,优化流程,整合设备及人力资源分配,比仪器硬件性能更关键的是实验室信息管理软件。罗氏CCM自动化系统2013年罗氏诊断在原有TTA自动化产品cobas p 612样本前处理的基础上,推出了新一代的CCM(cobas® connection modules)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可连接罗氏cobas® 8000及cobas® 6000模块化组合分析仪器和样本后处理系统,连同中间体软件cobas IT 3000,提供全方位的实验室自动化解决方案。一、功能齐全,为整个实验室服务罗氏cobas p 612系统具备齐全的样本前处理功能,能够实现线下样本的自动离心、去盖、分杯和分类操作,这是TTA自动化的特点。TLA更多关注于在流水线上测试的标本,为它们实现自动离心、去盖、分杯和传输,而对于非在线检测样本(也就是线下样本)则无法处理,还需手工操作。CCM自动化系统继承了独立式(TTA)和流水线(TLA)自动化的共同优势,通过轨道将原先独立式cobas p 612前处理系统与cobas® 8000及cobas® 6000分析仪连接起来,对于在线样本可以经轨道传输到分析仪中,而对于其他类型(尿液、血常规、血凝等),以及在其他仪器上检测或手工免疫项目等线下标本,还可以经cobas p612的开盖、分杯操作后,自动分类到某个出样区,避免了手工分类造成的潜在出错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在cobas p 612样本前处理系统中还配有性能高超的QSI照相机,能够识别试管类型,并替代人眼对血清量和质量进行鉴别,判断是否有溶血、脂血和黄疸的现象。配合使用中间体软件IT 3000,可帮助实验室实现生化分析仪器智能加做血清指数检测的功能,既避免了原先人为判断血清质量而造成的误差,减少了人力,也为临床结果报告的准确性提供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这种由照相机的定性判断,和血清指数检测定量判断,相结合的监控方法,规范了实验室血清质量的管理流程。CCM自动化系统兼顾了线上和线下,以及多种类型检测样本的处理,是一套为整个实验室服务、功能完善的自动化系统。二、具有高效、灵活布局的特点模块化的设计促使了罗氏自动化设备具有集成和高效的特点,通过更短的轨道传输路径,完成更多前处理步骤,即提高了样本处理效率,又减少自动化设备占地面积。CCM通过稳定、高速的轨道连接生化、免疫分析仪,轨道运输速度达到2000管/小时,免去实验室人员手工搬运样本的麻烦,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样本周转时间,更降低了生物污染风险。同时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使得CCM轨道支持灵活的系统升级和硬件扩容,以及实验室未来发展。CCM配有多种轨道规格及转向单元,布局灵活,相比常规TLA系统占地面积更小,能根据实验室的要求调整仪器摆放,避免了大多数实验室空间狭小对安装自动化系统带来的影响。三、智能的中间体软件帮助实验室信息管理cobas IT 3000中间体软件是一款强大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连接现有的实验室LIS与罗氏生化、免疫设备,实现双向通讯,并完成样本流和数据流的智能化管理,可弥补实验室LIS系统的不足,以下介绍两个独特功能。1、实时监控样本状态及TAT时间。在检验分析中cobas IT 3000能够对样本和检测工作进度进行实时监控,查取当前样本所在位置或存档位置,有效监控样本周转(TAT)时间。用户在IT 3000中实时查看有无样本超出TAT设定时间,并一目了然TAT超时样本编号、位置以及等待测试的项目。方便用户及时发现及排除延误标本检测的原因,是提高实验室整体工作效率的有效工具。2、结果的自动审核。cobas IT 3000可对结果执行自动审核,综合危机值范围、质控结果、仪器报警,及自定义的审核规则等。通常65%-70%的结果可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并发送到LIS,剩下违反规则的结果会自动截留并提醒操作人员进行人工审核,大大节省科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判断误差。cobas IT 3000中间体软件能够完善和优化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减少实验室人力在繁琐重复的日常工作上的消耗,确保专业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异常结果的分析,审核和确认等关键业务上,满足医院及病人对检验工作高质高效,对检验结果溯源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和罗氏CCM自动化系统相结合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智能化解决方案。CCM系统应用案例2013年2月全球首套罗氏实验室自动化系统CCM在韩国一家独立实验室成功装机,该独立实验室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仁川,距首都首尔市仅50公里,并一向以突破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检测服务为公司发展的宗旨。目前该独立实验室每个月要处理30多万个样本,超过250万个测试,可提供3000多种检测,涉及生化、免疫、尿液、细胞遗传以及细胞病理等项目,并且实验室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样本增长速度。样本量的提升随之带来的是成倍增长的手工工作量,为了将少手工环节,降低手工处理样本过程中的错误发生,管理者始终不断深化实验室的自动化改造。在2007年实验室引进了某厂家一条TLA流水线系统,但是由于流水线本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决实验室手工处理样本的问题,实验室随后又安装了3台Roche独立式前处理系统cobas p 612来解决矛盾。然而随着标本量的持续增长,实验室配置的自动化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造成报告结果及样本整体TAT时间上的延迟。充分考虑了实验室目前的状况,及未来几年后标本量的发展趋势,管理层决定再引进三套罗氏CCM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并于2013年2月在新搬迁的实验室大楼安装调试成功。每套CCM在前端都配有一台cobas p 612前处理设备,后端轨道连接3套cobas 8000模块化分析系统,其中一条是生化流水线cobas 8000[c 702, c 702, c 702],一条是免疫流水线cobas 8000[e 602, e 602, e 602, e 602],另外一条是生化、免疫兼顾的血清工作站组合cobas 8000[c 702, e 602,e 602, e 602]。3套CCM流水线及其连接的9套cobas 8000分析仪能够达到每小时完成27,570个生化和免疫测试,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同时每套cobas 8000中配套的MSB缓冲模块可以同时容纳最多400个标本,在提升仪器装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