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通报在维护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有其合理性,但频繁的欧盟通报会给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撤市退货等强制性措施除了使生产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外,被通报产品也有可能退出国际市场。
肠衣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畜产品。作为肠衣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出口市场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德国、美国、波兰和日本是我国肠衣主要出口市场,对以上4国的肠衣出口金额约占我国全部肠衣出口金额的7成左右,近年来我国肠衣年创汇8亿美元以上,约占世界贸易额的30%。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欧盟近日通报我国多类出口产品不合格,其中出口波兰的猪肠衣被检测出来含有禁用物质氯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呋喃西林,现不合格产品已经予以销毁。
我国肠衣出口企业虽多,但基本是中小型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少,加工工人卫生意识差,因此无法保障出口产品质量。其实不止是肠衣,我国食品类出口产品因含有农兽药残留曾多次被欧盟通报产品不合格,而这一后果就是会给我国出口产品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容易使人产生“中国制造”质量不过关的想法,不利于我国树立品牌的良好形象以及拓展国际市场。
想要产品给人有良好的印象,就应该多方协作,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水平,使出口产品接轨国际标准。地方贸易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建立健全对国外技术法规、标准的收集、研究机制,及时给企业提供信息,较大程度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强国外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跟踪,及时掌握国外法规和标准动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规避风险;仪器检测在出口产品质量把关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仪器生产商应该创新研发,提高仪器在检测出口产品内是否含有禁用物质的准确性,以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减少欧盟通报产品不合格次数。
仪器生产商不断研发与创新,已经生产出很多能有效检测食品安全的仪器,配有电喷雾离子源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就是其中的一种。该仪器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定性定量准确、和操作可自动化等优势,能有效检测对肠衣中是否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和氯霉素等禁用物,从而确保出口食品符合各国制定的标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
出口产品符合不同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能有效减少我国出口产品不合格的数量,继而减少欧盟的通报次数,这对我国企业发展、市场经济乃至国家形象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为了巩固欧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规避发达国家食品接触技术的贸易壁垒,我国应该加强仪器对出口产品的质量把关。
(原文标题:肠衣出口海外遭通报 仪器把关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