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将细小病毒与古代人类遗骸隔离开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8 浏览次数:118

空气传播和血液传播的人类细小病毒B19引起许多疾病,包括被称为第五疾病的儿童皮疹,艾滋病患者的慢性贫血,老年人的关节炎,骨髓相关疾病患者的再生障碍,以及孕妇的胎儿水肿。单链DNA病毒,它没有疫苗或治愈,治疗通常包括控制症状,直到免疫系统可以抑制病毒。

研究人员将细小病毒与古代人类遗骸隔离开来

大多数可用于研究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不超过50年。获取较老的样本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灭绝遗传多样性和病毒动力学的详细知识。现在,国际研究人员合作报告了他们对古代人类细小病毒样本的分析,这些样本取自生活在500-9,900年前的1,578人的牙齿和骨骼遗骸。他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筛选了来自欧亚大陆,东南亚和格陵兰岛的古代遗骸的DNA测序数据,以寻找人类细小病毒B19的痕迹。他们的结果证明有可能恢复和测序古代单链DNA序列。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细小病毒会在如此巨大的时间内持续存在,但研究人员认为其DNA可以通过病毒衣壳,保存期间的自我退火或其他机制来保护。

人细小病毒具有三种基因型。研究人员从1,578名受试者中发现了20个与人类细小病毒相匹配的样本;8个来自基因型1,12个来自基因型2,没有一个匹配基因型3。这排除了先前的建议,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出现基因型。研究人员指出,携带细小病毒衍生基因组的各种哺乳动物表明该病毒可能超过12.6万年。

基因型2被认为是基因型1和3重组的结果。根据古代序列的位置,研究人员能够将此事件与约5,000至6800年前的日期相提并论。

研究人员报告的一个最值得注意的发现是人类细小病毒,其已知具有与RNA病毒相当的快速进化速率,实际上的发展速度比先前认为的低约一个数量级。

关于病毒的地理分布和传播,研究人员的数据有限。他们写道:“根据我们的数据,有可能假设在中亚发现的古代基因型一个序列与在欧洲和格陵兰发现的古老基因型两个序列之间存在地理分离。”然而,他们指出,这可能是由于少量阳性样本引起的抽样偏差。

他们最后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增加对病原体进化过程的理解,并改进系统发育推理技术。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