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信息网讯 2018年9月5日,日本最大规模的分析仪器展JASIS 2018在东京幕张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9月6日下午,作为重要会议之一,2018年中国论坛在展会同期如期召开。本次2018年中国论坛主题为“中国分析仪器、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和食品安全的最新趋势和发展”,100余位JASIS观众参与了本次论坛。
JAIMA主席栗原权右卫门致辞
栗原权右卫门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中国论坛选择了大家比较关注的中国分析仪器、环境保护、卫生保健和食品安全等相关热点问题为主题,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同时向各位报告嘉宾及相关人士对本次论坛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
论坛现场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报告《质谱现场检测方法与应用》
张新荣表示,在中国现场检测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应用包括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公共安全、交通安全等,这些地方最好是现场进行检测。以今天的主题“食品 安全”为例,如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抗生素残留、重金属分析等,在中国越来越迫切需求现场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以重金属检测为例,土壤重金属检测得到政府的重视,中国幅员辽阔,在线检测就显得很必要。
在重金属污染中,砷是一个特殊元素,由于地下水问题,造成部分省市饮用水和农作物污染。其团队曾在此方面研究表明,海产品中的砷有多重分子形态,有毒性有很大不同,无机砷毒性较高,而有机砷化合物无毒。此时,能够检测出有毒或者无毒砷就成为一种需求,基于此,目前已经有一些厂商开始生产这样的仪器,包括岛津也有生产。但这些产品现场检测还有很多不便,需要更小、更便携,以便于现场操作。由于仪器前段需要有一个色谱分离的模块,但如果去掉这个模块,是否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把仪器做的更小,这可能是今后的一个需求趋势。
大家更关注环境和食品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面,更需要便携检测产品,原因是这些物质的检测目前市场的主要手段还是质谱,而质谱相对来讲是一个大型产品,虽然功能很多,可以做很多检测,但其缺点是不能现场检测。所以,近年来国际上,质谱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小型化。接着介绍了最新发展的一些技术,如清华大学欧阳正相关研究工作、DART相关技术、其课题组相关DBDI技术等。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汪正范研究员报告《中国分析仪器市场情况》
汪正范表示,2017中国分析仪器总体需求量为6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需求的11%,全球排第三,只排在美国、欧盟之后。在2017年-2022年预期增长率为7.3%,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6倍,全球最好。2020年市场总体需求将达到88亿美元。中国分析仪器需求最多的是生命科学仪器,增长最快是质谱,预期达到7.3%,其次是表面科学仪器,预期为6.4%。分析仪器占到整个市场需求的一半,其他主要是零部件、消耗品(零部件为其中的80%)。制药与生物技术对分析仪器的需求最多。按领域分,应用领域占34%,基础研究28%,分析服务15%。接着,就色谱、质谱、生命科学、表面分析、原子光谱、材料表征、实验室常用设备等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一一介绍。
在回答现场日本观众关于中国国产仪器发展前景问题时,汪正范表示,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国产仪器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也看到基于更高的性价比,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在购买国产仪器产品。十一五以来国家也对国产仪器十分重视,如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等,目前逐步开始从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汪国权报告《中国生物监测项目与上海实施现况》
汪国权表示,生物监测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对所接触到的化学品,包括通过食物所摄入的营养素在体内的情况进行监测与分析,来获得个体跟环境暴露当中的整体复合与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健康水平的基础学的数据。
以往做食品安全、或是做职业卫生、水质营养水的监测,这些只是做了一个外部分析。看在不同载体情况下,在食物、水、空气当中化学物或危害物的水平高低。但由于个体差异,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要监测人体当中所污染物的接触水平以及相关营养素的吸收水平。从这些来评价每一类人、或每一人种当中的相应水平的高低,由此来判定相应水平的影响。从公共卫生学的角度来说,要考虑下一步公共卫生策略。比如将来采取膳食的角度来提高普通人营养水平,或者说污染物的减少,或者说污染物的有效控制等等的方法,来解决人群健康问题。
关于为什么用生物监测来做,美国科学家认为测定化学平在人体中的高低是评价一个人群健康暴露水平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更能客观反映人体当中健康水平的高低,由此来探讨可能来影响健康的因素。从生物监测学的热点来说,它不讨论所涉及到的源头,不讨论空气、水、食物或者植物等等的暴露情况,但是我们更多的考虑通过人群所接触水平的高低。从研究的对象来讲,包括原型物,体内代谢物,以及体内疾病标志物等。最后介绍了生物监测存在的挑战和应对建议。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报告《中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情况》
郑明辉认为,中国POPs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因此研究不仅要使大家对POPs问题有更科学的认知,更要对国家实际解决POPs问题有帮助。虽然中国的POPs研究开始时间比发达国家晚几十年,但随着中国加入斯德哥尔摩公约,且国家各部委对此领域的重视,科研支持力度的加大,因此发展迅速。而且中国实际情况复杂,工业、原料以及工艺比较全面,这也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故从研究技术和实力来看,中国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报告《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中分别介绍了中国饲料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饲料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以及未来展望。未来中国饲料工业发展思路包括强安全促融合、补短板(法规体系)、重服务(为企业做好服务);加强行业发展战略;饲料工业融入到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中;饲料行业要上下游发展,要产业链发展;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添加行为等。
现场讨论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