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 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以下简称“NQI专项”)“食品、环境现场仪器与方法的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召开。
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项目参与单位技术骨干等参加了论证会。
我国食品、环境领域对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由于仪器原理和种类繁多、计量标准缺失,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与溯源性难以保证。
为此,中国计量院联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等6家单位开展科技攻关,开始“食品、环境现场仪器与方法的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
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食品、环境现场仪器的校准技术;现场快检技术的共性及特性验证评价关键技术;电化学与生物技术结合的便携式现场检测仪器用快速分析方法和计量溯源与评价技术;生乳中蛋白、非脂溶性固体等基础指标、动物体液中瘦肉精类物质、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等食品和环境分析仪器校准用系列标准物质等。
项目的考核标准主要有制定食品、环境现场仪器校准规范或国家标准(送审稿)4项;建立酶联免疫、红外光谱、生物传感现场快检技术的计量验证评价技术4种;国家标准物质12种:提供包括蛋白等6项基础指标、瘦肉精类、重金属元素、环境形态分析仪校准用标准物质12种,特性量不少于30个,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纯度标准物质≤0.5%,溶液标准物质≤1.5%,基体标准物质≤6%;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报国际互认的测量和校准能力(CMC)不少于2项。
在召开的会议上,项目负责人、中国计量院化学所马康副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和实施方案,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
咨询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重点针对食品领域快检仪器的分类和参数指标优选等问题提出质询。经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目标明确、研究内容设置合理、技术路线切实可行、保障措施有力,同意通过论证。
此项项目成果的成功研发有望满足食品、环境领域多种快检仪器测量量值溯源扁平化需求,对于提升我国相关领域快速检测水平、促进相关仪器产品质量提升、保障民生安全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资料来源: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科技部、仪器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