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处于爆发期,行业巨头公司正逐渐完善自身在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布局,从目前来看,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的商业化渠道和技术基础使其为热门。未来,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独角兽集中地。
人工智能+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自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政策,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明确未来三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而今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已经相继发布人工智能规划,“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已成为各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16.9亿元,比2015年增长52.8%。,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39亿元。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基本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过去两年,我国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前10年的企业数总和,人工智能企业总量居全球第二。
2015-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政策的支持与市场需求下,人工智能发展更加迅速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其中步,也就是到两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发展到2.0时代,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方阵,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同时,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作为具有前沿性、颠覆性和战略性的技术和产业,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政策的支持与市场的需求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更加迅速。
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各行业
在布局实施人工智能2.0时,关键是要与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建设目标相结合,比如智慧城市要得到全面落实、规模化应用。
近几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新技术迅速发展,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成本骤降,为优化城市管理提供技术手段与物质基础。随着技术条件越来越成熟条件,当下城市管理形成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决策机制,并形成自上而下的AI化的城市管理,使城市功能和产业转型更加显著,为城市创造以技术为驱动的商业价值,终形成一个多元化智慧化的有机生态城市系统。
智慧城市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其本质是以数据为驱动的城市运营和服务机制,根据政务数据、社会数据、互联网数据、物联网数据进行持续的城市运营支撑,智能调控调配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在惠民方面,政务智慧订单服务自动代替市民进行业务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市民点一次;优政方面,全市资源和业务自动流转,实现全业务智能化支撑;兴业方面,城市行业生态智慧聚合、交易自动撮合,实现全数据智能化支撑。
今天,不管是交通领域、环保领域,还是在政务领域、城市安全领域,抑或是社区生活等领域中,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的管理中随处可见,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规模化应用尚不成熟
在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带动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等方面差距仍较大。而在发力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城市的阶段,国内问题尚不少,规模化应用仍不成熟。
一是在网络安全方面。网络安全问题仍凸出,而贸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或带来更大隐患。
二是在发展规划方面。涉及智慧城市建设的政规尚不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依然存在争议。
三是在数据共享应用方面。部分智慧城市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依存在较大困难,数据价值没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技术水平方面。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仍不能满足未来可能的发展需求,缺乏大量领域内的实践经验与数据积累。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着眼于多样性和长远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实现城市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未来我国需要重点解决如何把智慧城市建设和市民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的问题,让应用规模化,使城市更易被市民全面感知,提升城市生活的便捷化、化。
(原文标题: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技术应用渗透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