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互联工业和软硬结合是大势所趋,也是各行业不得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国际工业巨头霍尼韦尔不断深耕互联工业新时代,以软件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进入“由硬到软”的数字化新时代。
霍尼韦尔
据悉,霍尼韦尔近日在上海举办“至联致远”主题活动上,集中展示了公司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领先软件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先生表示:“‘互联工业’和‘软硬结合’是大势所趋,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霍尼韦尔正从软件、数据和服务等方面迅速推进公司进入‘由硬到软’的数字化新时代,软件将成为霍尼韦尔的核心竞争力。霍尼韦尔将为中国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更多创新的互联解决方案,携手产业链各方共同打造一个更智能、更安全和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霍尼韦尔是为数不多的跨国公司能够实现其全球范围每个业务的软件部门都100%达到CMMI®五级最高成熟度。得益于海量的专业领域知识和丰富的安装基础,加之由软件服务推动硬件业务的增长,霍尼韦尔已在互联飞机、互联汽车、互联住宅、互联建筑、互联工厂、互联供应链以及互联工人等领域广泛布局,全方位为数字时代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在未来的五年里,霍尼韦尔预计公司会有60%的业绩增长跟软件有关。
今年,《中国制造2025》开始全面、深入实施,并推进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霍尼韦尔拥有横跨建筑、交通、工业、商业、家居及医疗的优秀产品组合,同时在相关的自动化、过程控制、移动和扫描、传感技术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众多核心技术,不仅能够直接生产高品质的“物”,未来更是有能力实现高水平的“联”,可以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做出切实积极的贡献。
霍尼韦尔不断深耕在软件领域的开发。例如,霍尼韦尔最新推出了GoDirect服务套件,通过这个一站式软件平台,飞行员、运营商和乘客可直接访问其在所有飞行阶段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包括飞行计划、气象信息服务、燃油效率服务、维修服务及机上无线网络连接等,帮助运营商和飞行员更加迅速、明智地做出决策,同时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飞行体验。霍尼韦尔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丰富的网络安全经验同样可以借鉴到汽车领域,为开发网联汽车的厂商提供更周全的汽车网络安全保护。同时霍尼韦尔集成车辆健康管理(IVHM)软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手段精确诊断车辆故障,防止错误或过度维修,并能进行预诊断,提升车队运营效率。霍尼韦尔在互联建筑领域里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升级。新推出的智慧楼宇服务管理平台BPS R200将传统控制技术、企业级系统集成技术和最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让建筑变得更加绿色、安全和高效,通过提高业主的运营效率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促进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霍尼韦尔的工业物联网(IIoT)技术采用专利的软件基础架构,帮助客户从一个安全的平台上安全、便捷地捕获工业大数据,并且根据单个生产设施或整个企业生产运营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规模配置。霍尼韦尔的创新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制造工厂最大化消除意外停机,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降低安全风险,并优化供应链战略。
与此同时,霍尼韦尔将充分发展并运用云平台、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整合各个业务部门的相关资源,推出一个安全通用、功能强大、体现“一个霍尼韦尔”和用户体验,并具成本优势的互联工业软件平台Sentience。
打造科技与人才互联和提升用户体验也是霍尼韦尔深耕互联工业新时代的重要举措。霍尼韦尔多年来积极投身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目前在全球拥有23,000名工程师,其中11,000名工程师专注于软件领域。霍尼韦尔还通过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以及全球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互联,连同丰富的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协同打造霍尼韦尔人才互联平台。同时,霍尼韦尔用户体验平台将用户与产品需求互联,通过软件系统为用户打造定制化服务,提升效率、生产力和价值。
在中国,霍尼韦尔也在通过持续的投入进行互联工业相关的研发。霍尼韦尔在上海张江投资1亿美元扩展其位于上海的亚太区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将研发和办公区域扩增了50%,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加速霍尼韦尔对中国市场的物联网布局。目前,霍尼韦尔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和西安均已设立研发中心,共配备2600多名科研人员,贴近用户需求,实时与用户沟通,以先进的研发设施和软硬件产品为不同行业的B2B和B2C客户打造创新的互联解决方案。
编辑点评:在数字化新时代,企业发展不光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提供优质服务,还需要将产品与服务放到“云端”才能“不怕巷子深”。作为百年企业,霍尼韦尔认识到,只有“软硬结合”,积极开发云平台、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才能保持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不被这个时代的市场所淘汰。这样的选择也值得其他企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