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国检卫士”机器人在浙江宁波口岸投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15 来源: 人民网浙江频道 浏览次数:13868
  越过起伏地面,到达指定坐标,调整预设高度,开始箱体检测……近日,国内首台“国检卫士”机器人,在浙江宁波口岸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该机器人被用于进境集装箱和货物的智能化放射性检测,严密防范放射性不合格集装箱和货物非法入境。“嘟嘟嘟……”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数据屏幕显示当前点位测量值达到1.385μSv/h,超过天然本地20倍,该放射性超标集装箱被“国检卫士”成功检测截获!
  放射性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责任重大,是检验检疫安全把关的重点。近年来,口岸放射性超标集装箱和货物闯关案例屡有发生。据统计,仅宁波口岸,近三年就截获放射性不合格入境货物42批次、2752吨,品名主要为进口铜废碎料,已经被全部依法退运出境。
  以往检验检疫人员需对进境集装箱和货物实施人工放射性检测,其弊端也很明显:一是危害大。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二是强度大。为减轻放射性危害,检验检疫人员须穿戴厚重的金属防护服,增加放射性检测工作难度和强度。三是数据多。每次检测现场须手工记录的数据超过300个,还需要结合仪器系数、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较为繁琐。
  “提升放射性检测装备智能化水平,强化口岸放射性安全监管,构造更严密、更安全的放射性安全防护网,这是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所在,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宁波检验检疫局管理部门为研发工作指明了方向。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立即成立工作组,组织业务骨干进行集中攻关,立足实际,分析需求和难点,在短短2个月时间内,主导研发出了国内首台检验检疫智能机器人——“国检卫士”。它能够严格按照SNT0570-2007放射性检测规程要求,完成放射性检测的全过程。既避免了放射性物质对人身损伤,又解决了穿戴厚重防护服的弊端,同时计算检测结果,提高工作效率。
  “国检卫士”包含移动、升降、定位、远程控制和数据采集分析等五大功能。它能满足在复杂场地平稳行走;在0.7到2.1米之间动态调整高度;通过距离传感器实现测距;在任意一台手机、平板电脑上远程控制;实现放射性能谱仪的数据联网采集、存储和分析。
  “在夏季,以往我们需要两名工作人员,穿戴好二十公斤左右的防护服,冒着露天场地上四、五十度的高温,现场工作一个多小时,记录300多个数据,才能完成一个集装箱的现场检测任务。”宁波北仑检验检疫局负责人自豪地说,“有了‘国检卫士’,情况完全不同了,设置以后,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对它下达指令,指挥它行走、升降、检测、读数、计算,全部实现智能化、化。”
  “国检卫士”已成为宁波口岸放射性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通道式放射性初筛”+“人工放射性检测”的传统模式将全面实现智能化升级,以“放射性监测预警网”+“放射性检测机器人”为核心的新型放射性检验检疫安全监管体系已初步成型,口岸放射性防护网更智能、更严密。在未来,互联放射性安全监管大数据、提升放射性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升级口岸核辐射生态安全屏障2.0版,成为检验检疫人崭新的使命。
  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义甬舟大通道建设”战略,检验检疫部门正不断深挖智能机器人应用,发挥其在危险化学品监管、易燃易爆物品处置、冷冻冷藏场库查验、船舶散装货物取样作业等方面的应用,努力提升检验检疫执法把关成效,护航“一带一路”。
  (原文标题:国内首台“国检卫士”机器人问世)
(本文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