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目:
  • 广东计量院“太阳电池标准计量装置计量能力提升研究”获验收

    近日,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广东计量院参与的质检公益专项课题“参考太阳电池标准计量装置计量能力提升的研究”在北京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的验收。在历时两年的项目过程中,课题组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各项目标,完成了参考太阳电池量子效率计量方法、从参考太阳电池到太阳电池组件的量值传递技术、太阳电池衰减机制及太阳电池加速老化机制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提升光伏领域的计量检测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在量子效率计量方法的研究方面,完成了太阳电池量子效率的理论计算,量子效率理论计算

    2017-07-06 更新
  • 加州大学研究人员研发几乎不用电的温度传感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能以很小的功率——113皮瓦,就可以正常运行。关于该传感器的研究报告目前刊登在新一期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eports)》中。研究团队从两个方面来降低该温度传感器的功耗。个是动力来源。晶体管一般具有栅极,栅极可以阻止电路中的电子流,如果令栅极体积变小,则其阻挡电子流的能力就会降低,从而造成“栅极泄漏”,而泄漏的电子就是传感器的动力来源,研究团队从这个方向出发来构建超低功率的

    2017-07-05 更新
  • 南京大学温室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研究获重要进展

    近年来,中波红外在热成像、分子鉴定、自由空间通讯、光学雷达等方面获得越来越重要的应用,都要求器件在室温下具备高灵敏度。目前非制冷(室温)红外探测器的主流技术为热敏电阻式微辐射热计,但是器件比探测率偏低,响应时间慢。针对这方面的技术挑战,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缪峰教授课题组及科研合作团队利用新型窄带隙二维材料“黑砷磷”(b-AsP)及相关范德华异质结,成功实现了室温性能超越现有商用技术的高灵敏中波红外光电探测,为推动二维材料在红外探测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该课题组近年来在二维

    2017-07-05 更新
  • 匹兹堡大学获千万美元资助研究3D打印核传感器

    美国能源部正在为核能开发注入资金,而3D打印技术将在新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匹兹堡大学斯旺森工程学院获得了1275万以这一研究,其中重点是开发先进的核反应堆传感器。核传感器将使用3D打印以及其他间断激光制造技术制造。提高安全性和效率是核能源技术(NEET)计划的重点。NEET近为各种受益者授予了6600万美元,用于提高核工业的项目。斯旺森工程学院将与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反应堆实验室、西屋电气公司和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合作。匹兹堡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Paul E. Lego教授Kevin C

    2017-06-30 更新
  • 黑龙江计量院重金属测量方法和标准物质研究获验收

    日前,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环境监测关键计量标准及测量技术研究”子项目“食用菌中重金属测量方法和标准物质的研究”验收会在江北国家质检中心召开。液相色谱会议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主持,相关技术专家、项目牵头单位财务专家及项目组代表参加了会议。“食用菌中重金属测量方法和标准物质的研究”项目于2013年1月立项,历经四年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对重金属污染物计量标准的需求,开展了食用菌基体中重金

    2017-06-30 更新
  • 高灵敏度石墨烯太赫兹外差混频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专用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纳米器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再次合作,在高灵敏度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太赫兹自混频(Homodyne mixing)探测器的基础上,实现了外差混频(Heterodyne mixing)和分谐波混频(Sub-harmonic mixing)探测,高探测频率达到650 GHz,利用自混频探测的响应度对外差混频和分谐波混频的效率进行了校准,该结果近期发表在碳材料杂志Carbon上(Carbon 1

    2017-06-30 更新
  •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成功研制出太赫兹图像传感器像素器件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图像传感及信息处理课题组刘力源副研究员等研制出面向860GHz CMOS太赫兹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器件。相关研究成果将于2017年在太赫兹领域的学术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Terahertz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发表。太赫兹 (Terahertz, THz) 波是指频率在0.3 THz - 3 THz 范围内,波长(1mm ~ 100mm) 介于毫米波与远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太赫

    2017-06-27 更新
  • 中科院石墨烯黑磷烯平面型超级电容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吴忠帅研究员团队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任文才研究员团队合作,通过掩膜版协助一步过滤法制备出具有叠层结构的二维黑磷烯与石墨烯复合微电极。将该电极直接转移到柔性基底作为平面超级电容器,在离子液体中显示出优异的能量密度和良好的机械柔韧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纳米期刊上。可穿戴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社会对高能量密度、轻量便携化、柔性化储能器件的需求。平面超级电容器由于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小、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集成电子器件

    2017-06-26 更新
  •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镓砷铋量子阱激光器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镓砷铋(GaAsBi)量子阱激光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王庶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采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了镓砷铋量子阱材料,并成功制备出目前发光波长长(1.142微米)的电泵浦镓砷铋室温(300 K)量子阱激光器,突破之前1.06微米的世界纪录,脉冲激射大输出功率达到127 mW,并在273 K报道连续激射。相关研究论文“1.142 μm GaAsBi/GaAs Quantum Well Lasers Grown by Molecular B

    2017-06-26 更新
  • 俄罗斯研究人员研发轨道磨损自动检测装置

    轨道磨损会降低列车通行的安全性并增加燃料成本,为此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高的、可替代手工测量铁路钢轨磨损程度的方法。据开发人员介绍,目前测量铁轨磨损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活动支架、卡钳、模板进行手工测量。在繁忙的铁路线上,则由配备了自动系统的专门列车进行测量,但这种方式成本太高,且只能用在大型主干线上。新研发的装置主要用在那些仍在使用手工检测的铁路支线上。该装置是一个金属结构,使用时将其固定在轨道上,由激光传感器围绕轨道一次性选取300个点测量其到轨道表面的距离,从而得到高精度的

    2017-06-23 更新
  • 大连理工大学在宽带光探测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副教授李晓干、与佐治亚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邹海洋等人一起,在宽带光探测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团队在硅和氧化锌纳米线两种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光探测器上,设计了特殊的金针菇云状的薄膜电极层,该结构能通过减少光的反射,极大地提高硅对近红外光的吸收。同时,通过施加外应力作用在氧化锌纳米线上,在界面产生极化作用,提高光探测性能,其性能在近紫外442纳米的波段光响应提高78%,在近红外区域1060纳米光响应也提高了20%左右,同时其测量极限和线性关系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团队

    2017-06-22 更新
  • “环境监测关键计量标准及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境监测关键计量标准及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环境监测该项目针对大气环境成分量、水体中微生物、土壤中重金属、空间电磁辐射等环境指标监测中对于计量的需求,构建了烟气流量、大气中温室气体成分、比吸收率、在线监测水质等量值溯源体系,攻克了激光多普勒测量大口径气体流量的难题,解决了利用气相滴定法测量臭氧含量溯源难题;解决了微痕量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的制备及长期稳定保存的技术难题;攻克了球状微生物活菌定量标准物质的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难点;进行了利用同位素稀释质

    2017-06-19 更新
  • 辽宁沈阳自动化所在藻类细胞微型机器人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Lab on a Chip 以封面论文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院辽宁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在微型机器人和生物驱动领域的新研究成果——Programmable micrometer-sized motor array based on live cells。藻类细胞定向旋转阵列藻类细胞是一类在水中自由游动的微生物,长度通常为十微米至几十微米。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藻类细胞如同一个个微型机器人,它具有感知和驱动能力,能够从周围液体环境中获取能量,并地将化学能转化为

    2017-06-16 更新
  • “高准确度化学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准确度化学计量溯源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图片来源网络)该项目针对有机纯物质,建立了有机纯物质定值技术体系和不确定评定模型,覆盖了小分子、大分子、C肽等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纯度测量,研制有机纯物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0种;针对高纯金属,创建了高纯金属全杂质元素扣除的纯度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模式,研制高纯金属纯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2种;针对高纯气体,通过超高纯气体标准发生系统的研制及高准确度分析方法的建立,研制了氮气、氩气和氦气6种高纯和超高纯气体

    2017-06-16 更新
  • 雷达测速仪现场测速误差旁证方法研究实现成果转化

    雷达测速仪作为依法管理计量器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需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后方可销售和使用。而对雷达测速仪的型式评价结论是发放《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的重要依据之一。JJF 1335-2012《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规定了现场500组测试数据无正误差的要求,不少雷达测速仪生产企业难以达到该要求,无法取得产品许可证。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立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雷达测速仪现场测速误差旁证方法的研究及装置的研制”,致力于解决

    2017-06-13 更新
  • 丹麦投入2750万丹麦克朗 开展无人机技术研究

    近日,丹麦高教与科学大臣宣布将投入2750万丹麦克朗,支持开展新的无人机技术研究。自2016年10月丹麦政府发布“丹麦无人机战略”以来,丹麦大力推动无人机发展。该计划也是丹麦政府实施“无人机战略”的23个行动方案之一,主要支持无人机技术在几个重要领域的应用开发,如农业、建筑和能源以及其它领域,以进一步促进丹麦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领先和强国地位。该研究计划将资助2017-2018年度的4个项目:一是无人机的新使命,特别是船舶运输与能源部门的应用,资助11

    2017-06-11 更新
  • 中科院二维纳米材料全光纤锁模激光器研究获进展

    超短脉冲激光具有峰值功率高、作用时间短、光谱宽等优点,在基础科学、医疗、航空航天、量子通信、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快速发展的飞秒光纤激光器由于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以及便于携带等特点,表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光纤锁模激光器,包括其它类型的固体激光器,要实现稳定的锁模运行,更多时候还得依靠可饱和吸收体,但由于可饱和吸收体所带来的激光损伤及损耗等问题,不仅制约着所能产生的激光脉宽与功率,也会影响到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发展具有高损伤阈值及低损耗的新型可饱和吸收体,倍受激光专家及

    2017-06-08 更新
  • 广东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3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

    近期,广东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联合在广州组织并主持由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50kNm参考式扭矩标准机的研制》(2015QK166)、《出租汽车轮胎修正系数测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14QK037)、《投影机光学性能自动测量装置研发与应用》(2015QK160)3项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现场鉴定会由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秘书长张健民高工主持,推选由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李耀棠研究员、暨南大学郑文杰教授、广州生

    2017-06-07 更新
  • 中国科学院多通道光声光谱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晓明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刘锟在多通道光声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多通道光声光谱同步测量H2O、CH4和CO2的结果相关研究工作以Multi-resonator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为题发表在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光声光谱是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构简单的光谱传感手段,多组分同步探测传感器可广泛应用在大气探测、环境监测、工业和电力等领域,光声光谱仪的一个

    2017-06-05 更新
  • 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移动式电子束灭菌系统研究通过验收

    近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所承担的反恐科研项目“移动式电子束灭菌系统研究”顺利通过公安部国家反恐办组织的成果验收。该项目利用高能电子束杀死生物细菌的原理,将采用自屏蔽结构设计的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安装到运输车上。该设备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对环境无影响,能够应用于各类突发的生物袭击活动。专家组表示该项目完成了任务合同书规定的全部研究内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合同规定的要求;项目解决了移动式加速器小型化、X射线自屏蔽及车辆改装等关键技术问题,研制系统基本满足实用性要求,

    2017-06-02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