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目:
  • 西安交大在透明紫外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紫外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可以将紫外波段的光转换为电学信号的传感器,在国防军事、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透明电子技术的兴起,透明紫外探测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高透过率与高探测性能(尤其是快速光电响应)难以兼得,使器件在动态传感和紫外通讯等方面的应用受到制约。针对上述问题,西安交大汪宏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制备出一种新型自供电紫外光电探测与通讯器件。通过二氧化钛薄膜两侧构筑的不对称肖特基结,能够有效地利用内建电场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和收集,使器件在零偏压下检测光信号。器件

    2019-06-19 更新
  • 我国在二维钙钛矿单晶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在二维钙钛矿单晶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Cell姊妹刊Matter上。二维(2D)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能,与三维(3D)钙钛矿相比,其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尤其在(001)平面上制备光探测器的应用方面,二维(2D)层状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较好的光探测性能。但是,特定晶面的优异性能不仅无法从随机取向的微晶薄膜获得,甚至无法利用微晶薄膜进行提取。因此,如何生成

    2019-05-21 更新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首批探测器投入科学观测

    4月2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科学观测启动暨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仪式上,LHAASO首席科学家、工程经理曹臻宣布LHAASO科学观测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罗小安宣布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成立,并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张雨东为研究中心揭牌。LHAASO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立项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由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缪子探测器(MD)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

    2019-04-29 更新
  • 广东深圳先进院成功开发超灵敏光电探测器

    有效调控和平衡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传输与复合对于实现高灵敏光电探测器至关重要。传统的有机光电晶体管大多基于单一的层异质结或体异质结结构,前者中给、受体分别以层状薄膜叠加的形式构成,后者中给、受体材料共混形成光电转换活性层。尽管以上结构提供了较优异的光电探测性能,但是它们都很难同时兼顾光生激子的高效分离、传输以及较低的激子复合率,这严重限制了光电晶体管光探测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复合式分层光电晶体管结构图以及能级分布图为解决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复合式分层光电晶体管

    2019-04-23 更新
  • Postnova Analytics提供客户友好的高性能MALS探测器

    Postnova Analytics的PN3621多角度光散射(MALS)探测器结合了出色的性能,高精度和可靠性设计特性,可促进蛋白质,结合物,大分子和纳米颗粒的高级表征。PN3621通常与凝胶渗透色谱(GPC-MALS),尺寸排阻色谱(SEC-MALS)或场流分级(FFF-MALS)结合使用,以确定质量,大小和组成的分布,与参考色谱柱校准无关标准。 PN3621 MALS在市售的光散射检测器(7°-164°)内结合了最广泛的工作角度,可确保分子量和分子或粒径测定的无与

    2019-04-04 更新
  • “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启动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正式启动。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切实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射线探测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在公共安检设备、国防建设、核能开发利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空间,目前我国硅辐射探测器市场上的产品绝大部分被国外垄断,迫切需要在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耐高压硅探测

    2019-04-01 更新
  • 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堆外核测探测器通过验收

    近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堆外核测探测器通过验收,标志着中核集团实现了三代核电堆外核测探测器的技术突破,打破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堆外核测产品的国外技术垄断。该设备由中核集团中核控制自主研制,来自中国核动力院、福清核电、核电工程公司等专家现场见证了本次产品测试,并对项目文件进行了详细审查,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文件资料详细完整,符合验收标准。中核控制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公司,由中核(北京)核仪器厂和原北京中核东方控制系统

    2019-03-26 更新
  • 美国公用事业公司试行智能燃气探测器

    近日消息,美国公用事业公司ConEdison开始在Westchester郡安装智能燃气探测器,减少非收入性用气和燃气泄漏事故。智能燃气探测器能够尽早检测到燃气泄漏,更快速的做出应急响应。探测器直接同ConEdison的燃气应急响应中心进行通信。系统在检测到空气中有天然气时就会发出警报,并向公司发送信息,通知当地消防部门,快速作出响应。在公司关闭设备前,警报会持续响起。警报包括通知建筑物居住者撤离和拨打911。智能燃气探测器将安装在燃气管道进入建筑物或燃气表附近的地方。ConEdison燃气运营

    2019-03-25 更新
  •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姜鹏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在新型光热电探测器开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光热电探测器是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电转换两个基本能量转换过程的一种探测器。当光照射在热电材料的一端时,光能经过光热转换首先转化为热能,从而在热电材料两端建立温差(ΔT)。在温差的驱动下,载流子会向冷端扩散(即热电转换中的Seebeck效应),进而在材料两端建立电势差。光热电探测器具有自供电、非制冷、响应波长范围宽等优点,在光

    2019-02-22 更新
  • 窥视假新闻探测器的引擎盖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自动化假新闻检测系统的引擎下开展了新工作,揭示了机器学习模型如何捕捉事实和虚假故事语言的微妙但一致的差异。该研究还强调了假新闻探测器应如何进行更严格的测试,以便对实际应用有效。 在2016年总统大选期间,美国作为一个概念被普及,假新闻是一种误导读者的宣传形式,以便在网站上产生观点或引导公众舆论。几乎与问题成为主流一样快,研究人员开始开发自动化假新闻检测器 - 所谓的神经网络,从大量数据“学习”,以识别指示虚假文章的语言线索。鉴于要评估的新文

    2019-02-08 更新
  • 大连化物所新型光热电探测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姜鹏、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新型光热电探测器开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光热电探测器是基于光热转换和热电转换两个基本能量转换过程的一种探测器。当光照射在热电材料的一端时,光能经过光热转换首先转化为热能,从而在热电材料两端建立温差(ΔT)。在温差的驱动下,载流子会向冷端扩散(即热电转换中的Seebeck效应),进而在材料两端建立电势差。光热电探测器具有自供电、非制冷、响应波长范

    2019-01-18 更新
  •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 来看看上面带了哪些仪器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嫦娥四号探测器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多台有效载荷,其中着陆器上安装了

    2019-01-07 更新
  •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开启人类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终实现人类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图片来自国家国防工业科技局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月球背面软着陆和

    2018-12-08 更新
  • 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上面带了这些仪器

    2018年11月27日,美国宇航局(NASA)“洞察”号探测器在火星软着陆成功。洞察号在成功登陆火星后,其携带的各种仪器将帮助人类探究火星的内部构造。迄今为止,人类向火星发射的大大小小的探测器加起来超过40多颗,火星可以说是太阳系内除了地球之外,人类了解的星球,当然还远远不够。之前所有的探测器都是对火星的地表、大气和磁场进行研究。例如,的“好奇”号火星车主要对火星的表面地质情况和物质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而“洞察”号是首颗探测火星

    2018-11-29 更新
  • 随着发射即将来临,派克太阳能探测器已准备好迎接它的转折

    派克太阳探测器计划于8月11日发射,用于研究火箭氦气压力的问题。太空船现在将于8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早上3点31分开始升空。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已准备好接触恒星 - 嗯,一颗特定的恒星。它将要成为第一个参观太阳的太空船。 探测器将从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发射三角洲四号重型火箭。美国东部时间8月11日凌晨3点33分起飞。你可以在凌晨3点开始观看 NASA电视的发布 如果探测器在预定的升空后65分钟内没有发射,则发射将被清除 - 至少在那一天。发射

    2018-11-23 更新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缪子探测器完成2018安装任务

    11月10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缪子探测器安装团队顺利完成探测器工艺探索以及2018年安装任务。宇宙线是地球上存在的太阳系以外唯一的物质样本。自1912年宇宙线被发现以来,人类始终没有发现其起源,许多基础的科学问题解决不了。而LHAASO可以被用来探测宇宙线。LHAASO项目是“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系我国自主研发,2015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总投资约1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为9亿元,四川省为项目安排配套资金约3亿元。

    2018-11-22 更新
  • 全球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国际标准制定项目启动

    10月2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中科院超导电子学创新中心尤立星研究员接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超导技术委员会(TC90)秘书长Jun Fujikami 邮件通知,由尤立星研究员牵头申请的超导单光子探测器暗计数国际标准项目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全球超导单光子探测器的国际标准化项目正式启动。尤立星研究员是IEC TC90 第十四工作组(WG14:超导电子器件)成员,一直代表中国积极参与超导电子器件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自2016年起,开始牵头推动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件(SNSPD)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过2

    2018-10-25 更新
  • 大连化物所等钙钛矿单晶生长及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薄膜硅太阳电池研究组研究员刘生忠和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奎团队,在低温梯度生长高质量钙钛矿单晶及其光探测器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结果以Low-temperature-gradient crystallization for multi-inch high-quality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for record performance photodetectors 为题在Materials Today上发表。有机无机卤

    2018-09-20 更新
  • 上海技物所在室温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课题组在室温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研究中取得进展。该实验室相关研究人员利用纳米线内禀的Photogating效应在单根纳米线上实现室温下单个光子的探测。相关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SingleNanowire”为题发表于国际刊物Nano Letters ( DOI: 10.1021/acs.nanolett.8b01795,影

    2018-09-13 更新
  • 基于多电极结构的石墨烯热电太赫兹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石墨烯太赫兹探测器受限于材料的低开关比和弱饱和特性,难以在太赫兹波段获得较高的器件响应。四端电阻结构器件及其偏压场诱导极性反演光电流增强现象。基于热电子原理的石墨烯器件具有较宽波段的吸收能力,有望突破基于传统混频原理对器件制备工艺的严格要求,有利于大面积的器件集成。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陆卫、陈效双、王林、陈刚及合作者们避开了传统器件的设计思路,采用四端电阻结构实现对不同器件的电极互连(如图所示),研究发现了通过电极之间的互连产生类似

    2018-08-07 更新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7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