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在体生物发光分子成像系统
I型、II型、III型、IV型
系统功能:
生物发光与荧光成像
非匀质检测光源深度
五级可调成像视野,可同时检测5只小鼠或3只大鼠
20-45℃可调温控平台
可同时检测5只小鼠或3只大鼠
可选单幅图像和连续多幅图像采集模式
全中文操作界面
硬件参数:
Princeton Instruments CCD Camera(CCD尺寸:1.33 X 1.33cm)
像素:1024 X 1024/2048 X 2048
分辨率:小于100μm
CCD工作温度:-90℃±0.05℃,且温度可视化
量子效率:≥95 ( 500-700nm)
可调式高效激发光源
滤光片范围:300-1050nm
可选配件:多通道小动物麻醉系统;动态CCD
活体动物成像技术的优势: 1、实现实时、无创的在体监测 2、发现早期病变,缩短评价周期 3、评价更科学,准确、可靠 4、获得更多的评价数据 5、降低研发的风险和开支 6、更好的遵守3R原则
相关实验图片:
全身转基因鼠 | 细胞瞬时转染的检测 | 移植人转荧光素酶鼻咽癌细胞 |
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匀质算法——贴近真实 减少误差: 目前,在分子影像的活体光学成像领域,国际上众多知名品牌都有自己的专利产品,然而这些产品都各有不足.一部分品牌无法实现自发荧光断层成像,且其假定生物组织为均匀介质,从而在光源确定上造成了较大的定位误差,而有部分产品只能提供二维成像,且分辨率较低,无法实现高精度探测。 因此,在体光学成像技术的应用潜力依赖于光学成像逆向问题算法的新进展.为了解决复杂生物组织中的非匀质问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田捷教授带领的团队基于多水平自适应有限元方法,可行光源区域优化重建方法和多光谱自适应有限元等方法,创建了全新的非匀质算法,一举解决了复杂生物组织中的非匀质问题,从而使光源重建精度大大提高。
某产品假设为匀质 | 光源重建误差较大 |
对组织的不同假设 | 对形成图像的影响 |
产品应用:
癌症与抗癌药物研究
免疫学与干细胞研究
细胞凋亡
病理机制及病毒研究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
转基因动物模型的构建
药效评价
相关实验图片:
以下实验图片,主要由南方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提供.
细胞转染类实验
瞬时转染荧光素酶基因的A549细胞荧光检测
转基因小鼠类实验:
A B C
以上均为荧光素酶转基因小鼠及其对照
细胞移植检测类实验
皮下移植人转荧光素酶鼻咽癌细胞小鼠及其对照
荧光源植入实验
荧光光源植入小鼠体内后进行荧光强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