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临证治验卷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62.40
品牌: 未填写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68 人关注
更新: 2021-07-01
数量: 减少 增加份 库存999份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看了又看 更多>
 
 
字数: 251000
出版时间: 2016-05-20
印刷次数: 1
ISBN: 9787548719649
邮费: 10
印次: 1
开本: 16
印刷时间: 2016-05-20
包装: 软精装
版次: 1
原价: 78
规格: 8折
编辑推荐
 
百岁名医朱良春殚精竭虑精心整理的八十年学术集萃和临证经验集成,解读研究偏居一隅而名扬天下的“朱良春现象”完整系统的文献资料。

媒体评论
 
良医良师传薪火,春风春雨育人才!——国医大师邓铁涛
 
中国传统医学真了不起,这是我看到的最杰出的奇迹!它纠正了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不能修复的错误认识。(目睹朱老研制的“益肾蠲痹丸”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病理模型实验结果后的感概)——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委员会原主席诺罗顿斯·强博士
 
才智天生,思维超人;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辨证辨病,见解英明;虫类研究,誉满杏林。——名医江育仁
 
“朱良春现象”揭示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可循规律,折射出中医药学扎根临床、发扬光大的真谛,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后学者可以从中借鉴,为新世纪新形势下发挥中医药学的优势和特色作出应有的贡献!——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

目录
 
序一  皇古融新,卓然自立——从章朱学派看《朱良春全集》
序二  研精覃思,寻本开新——祝贺朱良春老师期颐之庆暨《全集》梓行
自  叙
痹证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益肾蠲痹丸治疗顽痹200例疗效观察
痹证论治古今谈
从痹证三大主症谈用药经验
在痹证治疗中应抓住三个环节
治疗风湿病的三味主药使用经验
治痹鳞爪
浊瘀痹辨治一得
急重症治验举隅
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
通下疗法在温热病中的应用
流行性出血热诊治一得
琐谈非典
心痹证治初探
心病证治点滴
简谈中风
浅谈益肾化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抓住痰、瘀治疗精神疾患之体会
治疗肢端青紫症的经验
治疗咳喘的经验方
“止咳化矽糖浆”配合“抗矽14”治疗矽肺的疗效观察
支气管扩张咯血治验
乳癖治验
鼻药疗法初探
慢性肝炎证治
“复肝丸”治疗早期肝硬化的临床体会
肝炎眼血管变化初探
漫谈萎缩性胃炎之证治
灌肠治胰汤治疗急重型胰腺炎探讨
治疗慢性肾炎的七点经验
淋证治验三要
肾盂肾炎证治我见
略谈尿路结石的证治
应用培补肾阳法治疗慢性久病
失眠用药新识
简谈中医对肿瘤的防治
阅徐凯主任《治验3例及提问》书后
痰注辨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浅析
控涎丹的方义与应用
中药用量与作用之关系
虫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体会
拓开动物药临床应用之新径
中医药防控“人禽流感”浅识
 
作者简介
 
朱良春(1917—2015)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临床大家,国家首届30名“国医大师”之一,首批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江南名医章次公先生(后调卫生部任中医顾问),深得其传,从医即将80载。他是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最早的提出者。历任良春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风湿病学会顾问,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治疗“非典”专家组成员,高等中医教材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暨首届荣誉首席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中华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美国中医针灸医师联合会高级顾问,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等等。国务院杰出高级专家(198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1),先后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2003)、中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6)及终身成就奖(200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无偿捐献秘方,支持中医药事业奖(2005)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07)。著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虫类药的应用》《医学微言》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90余篇。并先后应邀到全国各地以及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学术演讲,影响遍及海内外。
 
内容简介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在临证中,医理得以切实的运用与发挥,并获得更多理论无法直接给予的经验与教训,以此快速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与诊治水平。本卷较为全面地整理了朱老80年学术生涯的临床宝贵经验,特别在诊治思路、辨证思维以及遣方用药上的考究,值得后学“做临床”加以研究和学习。
 
中医之精髓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决于疗效。所以临床疗效是迄今为止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医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为此,吾侪必须在临床实践方面狠下功夫,方能取得较佳之疗效。从医以来,坚持临床,略有所得,尚需不断实践探索,以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