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生物动物模型(裸鼠成瘤和药效评价)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500.00
品牌: 未填写
销量: 累计出售 0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58 人关注
更新: 2021-05-07
数量: 减少 增加份 库存999份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看了又看 更多>
 
 
提供商: 和元上海
服务名称: 和元生物动物实验

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使用对裸鼠载人SC-M1胃癌肿瘤模型药效评价

摘要:和元通过检测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使用时对裸鼠载人SC-M1胃癌肿瘤模型的疗效。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 TPL)与顺铂(CDDP)联合使用能有效地抑制裸鼠SC-M1胃癌肿瘤的生长,且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雷公藤甲素或顺铂单独使用。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 顺铂, 裸鼠载人SC-M1胃癌肿瘤模型,抗肿瘤, SC-M1

一、 和元实验原理
雷公藤是一个有着悠久、广泛应用历史的中药。雷公藤甲素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来源于中药雷公藤的根,研究表明它具有抗氧化,抗类风湿,抗老年性痴呆症、抗癌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雷公藤甲素不仅有抗类风湿作用,还有抗癌作用,在美国正在进行一期抗癌临床研究。最近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甲素除了特异地影响某些蛋白和信号通路以外,还会抑制广泛的基因转录,但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明确。
裸鼠为严重免疫缺陷的小鼠,对人源性癌细胞或组织免疫排异极小,目前将人类肿瘤细胞系移植到免疫缺陷的裸鼠体内所建立的人类异种移植物肿瘤模型,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前抗癌药药效的检测。

二、 和元实验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使用时对裸鼠载人SC-M1胃癌肿瘤模型的疗效。

三、 和元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雷公藤甲素 (T3652,Sigma);顺铂(P4394,Sigma);SC-M1胃癌细胞(CRL-5822,ATCC);动物品系:SCID裸鼠 (SPF级);体重:18-20g/6周龄性别:雄性; 动物数:每组6只,共5组,共30只。
2. 数据分析
GraphPad Prism(Ver. 5,GraphPad Software) 作图,并进行双侧t检验。

四、 和元实验步骤
实验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SC-M1细胞培养
取液氮冻存的SM-C1细胞株,复苏后,置37℃、5% CO2条件下培养。
2. 腋下成瘤
SM-C1经传代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PBS制备成5×107细胞/mL浓度的细胞悬液,接种于裸鼠腋部皮下(每只小鼠100μL,共计5×106细胞)。待能观察到肿瘤后,随机分为4组。
3. 给药
实验分组及给药:
1)阴性对照组 NSPBS(静脉注射, 一周三次,连续三周)
2)雷公藤甲素治疗组0.4mg/kg(静脉注射,一周三次,连续三周)
3)顺铂治疗组3mg/kg(静脉注射,一周三次,连续三周)
4)雷公藤甲素+顺铂联合治疗组 (TPL,0.4mg/kg;CDDP,3mg/kg)(静脉注射,一周三次,连续三周)      
按实验设计方案给药。所应用的饲料、垫料、笼具及接触的器械等均应高压消毒后使用,裸鼠置于层流架中饲养。
4. 实验结果记录和分析
动态观察和测试肿瘤大小以及荷瘤鼠体重,每2天用卡尺测量各裸鼠肿瘤的短径(a)及长径(b),按(a2×b)/2公式计算肿瘤体积。根据测量计算的肿瘤体积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RTV=Vt/V0。其中V0为随机分组(即d0)时的肿瘤体积,Vt为每一次测量(即dn)时的肿瘤体积。三周后处死各组动物,剖取肿瘤称重,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相对肿瘤增殖率%=(给药组RTV/对照组RTV)×100%

五、 和元实验结果

                                                                                      

 图1. 各治疗组肿瘤大小比较

                                                                                                

图2. 各治疗组肿瘤大小统计分析

***表示p<0.001,**表示p<0.05

从图1和图2的结果可以看到,雷公藤甲素与顺铂联合用药可以有效的抑制SC-M1胃癌细胞肿瘤在SCID小鼠模型中的生长,且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

六、 和元参考文献
1. Li CJ, Chu CY, Huang LH, et al. Synergistic anticancer activity of triptolid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enhances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 Cancer Lett. 2012; 2: 20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