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
收藏 | 举报 2017-11-19 02:10   关注:226   回答:1

胶原酶腰椎间盘溶解术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已解决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24-11-16 13:40
胶原酶腰椎间盘溶解术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我来回答
  • 游客
举报 2017-11-20 03:08
1、术后疼痛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较易发生术后疼痛加剧,究其机理,椎间盘容积有限,胶原纤维在胶原酶作用下出现降解,导致椎间盘内容物增加和椎间盘内压增高,椎管内窦神经受到激惹后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是:椎间盘是机体中最大的无血供组织,其物质代谢完全依靠软骨板的渗透或经纤维环弥散,代谢速度较慢。另外,这种疼痛反应多呈单波峰曲线,即注药后基本无痛,伴随溶解物的增加,疼痛反应逐渐加重直至达到高峰。随着溶解物的吸收,椎间盘内压逐渐减低,疼痛反应也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同时,这种疼痛反应还与患者的纤维环破裂程度、注入胶原酶的浓度和液体量以及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具有直接关系。通过临床观察,以400~600U/1ml注入者疼痛反应轻,1200U/2ml注入者疼痛反应重。对于疼痛加剧患者,在疼痛高峰期可下肢截瘫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如哌替啶或吗啡来缓解疼痛。
2、尿潴留与肠麻痹
此两种副作用偶见于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其机制是由于椎间盘内压增加后椎管内窦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为预防此副作用,可在治疗前给予灌肠,口服缓泻剂或酌情给予小剂量的利尿药。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增加肠蠕动。
3、脊柱失稳性腰背痛
此种情况可发生在进行椎间盘内注射的患者,与胶原酶的应用剂量和浓度具有直接关系,人体腰椎间隙(椎间盘厚度)大约为9mm,椎间盘被溶解后椎间隙变窄,脊椎小关节出现重叠,椎间关节的关节囊有窦返神经分布,而窦返神经对牵拉反应较为敏感,这样就会出现反射性腰背部不适感和疼痛。预防的措施主要是依据临床体征并结合影像学特点确定合适的胶原酶用量。
4、虽然有关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的过敏反应在国内外均无报道,但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其存在发生过敏反应的高度可能性。为何无过敏反应的报道,可能与临床注药前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措施等较为妥当有关。故在临床进行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时,注射后首先应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一旦出现,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原则与其他药物过敏相同,因为胶原酶本身没有特异性的拮抗药物,同时也无法在治疗前进行过敏试验。
5、椎间隙感染
椎间隙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肌肉痉挛明显,腰痛加剧,有深压痛,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血沉明显增快,早期X线检查无特异征象。大约在1个月后出现注药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破坏,伴有硬化,3~4个月出现椎体融合。
临床处理包括给予抗生素,腰部制动或双下肢皮牵引,必要时行双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和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应为6周以上。椎体融合后腰背痛症状即可消失。
6、神经损伤
造成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穿刺过程中误伤脊髓神经外膜,高浓度的胶原酶溶液使神经根发生脱水变性等。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截瘫。国内发生下肢截瘫的已有多例,有的还是知名专家所为,教训惨痛。对此,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①尽量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进针速度应缓慢。②一旦发生误穿神经根时应停止操作,等7~10d后再行穿刺。③注药前应认真行回抽检查,如有血液或脑脊液应放弃注射。④如出现神经损伤的体征,应每天检查受累神经根区的感觉、肌力、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症状、腰背痛情况、体温变化等。同时给予大剂量的神经营养药物,并同时选用针灸、电刺激、穴位注射或埋线等辅助治疗手段。合并有肌肉萎缩者,应及时进行功能锻炼。神经性肌肉瘫痪者,在经肌电图检查证实后可择期行肌腱移位术或相应关节的融合术。
7、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关于胶原酶椎间盘溶解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的问题,通常认为此种狭窄是由于纤维环溶解椎间隙高度下降所致,以治疗后1~2个月时最为明显,3~6个月时椎间隙又有不同程度的增宽;6个月以后椎间隙不再有变化。在动物实验时观察到,在实施椎间盘溶解术之后的3周至2年内,将实验动物分批处死后可见被胶原酶溶解的椎间盘组织被透明纤维软骨替代充填。据此推测,椎间隙高度在椎间盘溶解术之后先是变窄,后有所恢复是由于透明纤维软骨充填所致。所以,施行椎间盘溶解术的患者,应有3个月左右的恢复和适应时间。向左转|向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