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际经济蟹类生物学及增养殖技术研讨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01  浏览次数:149   状态:状态
 
展会日期 2009-11-01 至 2009-11-01
展出城市 中国
展出地址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B326
主办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承办单位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上海海洋大学

展会说明

会议简介

会议网站: http://www.crablab.org/hyxx/2009/0111/article_6.html
会议背景介绍: 随着世界水产养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水产养殖的发展,也由原来的单纯鱼类养殖向多元化养殖品种发展,即鱼虾贝藻发展,但国际上对蟹类养殖和资源管理方面长期以来,未得到关注,主要原因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没有食用蟹类的习惯,以至于当我国中华绒螯蟹(大闸蟹,河蟹)在欧美繁衍发展起来以后,欧美人对送到家门口的美味,大惊失色, 唯恐避之不及。因此长久以来,蟹类渔业及资源保护得不到重视,所以有关学术研究较少,更无从谈起举办国际会议。

从80年代后期, 欧美等一些西方国家开始重视蟹类渔业的发展。以美国蓝蟹渔业的过去与现状为例。美国上一世纪80年代, 蓝蟹已成为美国Chesapeake海湾是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之一,同时也是重要休闲渔业的组成部分。但据美联社(2000年8月24日)报道,从1993年开始,Chesapeake海湾每年的蟹产量由于滥捕,持续跌入低谷,所以Maryland (马里兰)和Virginia(维吉尼亚)两州政府达成一致(华盛顿邮报  2000年9月28日)限制对Chesapeake海湾的蓝蟹的滥捕,并开始投入大量基金对篮蟹进行人工繁殖和资源保护。澳大利亚为发展国内的青蟹渔业,在80年代后期首先建立了青蟹研发中心。欧盟在90年代也开始关注东南亚的蟹类渔业,并资助进行了蟹类繁殖和养殖方面的研究。日本也非常重视蟹类渔业地发展,特别在三疣梭子蟹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由此国际上活跃着一批从事蟹类养殖和资源管理的一批学术队伍,因此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发起, 于1997年在在澳大利亚的Darwin 市主办了首届国际蟹类养殖和管理会议,以后又相继在菲律宾的Aklan 市(1999),越南的Cantho University(2001),菲律宾的Iiolio(2004) 市举办了蟹类的国际会议。会议主要议题是针对青蟹和梭子蟹的人工繁殖,养殖和资源保护。上海海洋大学参加了后两届国际会议,在会上主要介绍了我国中华绒螯蟹的养殖现状和科研活动,同时也介绍了我国的青蟹养殖的发展。与会代表非常关注我国蟹类渔业的飞速发展,并对我国蟹类养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感到非常惊讶,并且也十分支持我们在适当时间举办世界蟹类养殖会议,希望对中国的蟹类养殖和科研进行实地考察和进一步了解。

    为推进世界各地对我国蟹类养殖发展的了解,促进我国乃至世界蟹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并鉴于我国蟹类养殖在世界的地位,借2009年中国甲壳动物学会议,举办首届世界蟹类养殖生物学和增养殖会议。 
征文范围及要求: 会议议题(目的):

    随着我国蟹类(河蟹,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蓬勃发展, 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但养殖病害和人工饲料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特别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蟹类的最重要的养殖区域,其总产值据不完全估计达数百亿以上。但这些经济蟹类养殖,特别是海水蟹类的池塘养殖,养殖病害多,苗种养殖成活率低,农民养殖的风险大,效益低,极大地影响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影响我国经济蟹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国外对蟹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种生产放流和资源保护增殖方面,病害问题并不突出,所以我国蟹类养殖以往的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苗种的繁育上,在苗种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特别是河蟹和梭子蟹苗种问题解决以后,我国的蟹类养殖已成为大宗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蟹类养殖的规模化,病害和种质问题就凸现出来,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蟹类的病害防治、种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养殖模式的创新,应该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中的攻关重点。会议议题(目的):

    随着我国蟹类(河蟹,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养殖的蓬勃发展, 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但养殖病害和人工饲料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特别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蟹类的最重要的养殖区域,其总产值据不完全估计达数百亿以上。但这些经济蟹类养殖,特别是海水蟹类的池塘养殖,养殖病害多,苗种养殖成活率低,农民养殖的风险大,效益低,极大地影响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影响我国经济蟹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国外对蟹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苗种生产放流和资源保护增殖方面,病害问题并不突出,所以我国蟹类养殖以往的研究和发展,主要集中在苗种的繁育上,在苗种问题得到解决之后,特别是河蟹和梭子蟹苗种问题解决以后,我国的蟹类养殖已成为大宗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蟹类养殖的规模化,病害和种质问题就凸现出来,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蟹类的病害防治、种质改良和遗传育种、养殖模式的创新,应该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中的攻关重点。国际上相关学者对养殖蟹类的疾病防治非常感兴趣。

    尽管我国蟹类养殖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但是蟹类养殖过程中主要依赖投喂野杂鱼等饲料原料,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颗粒饲料在市场上供应。由于大量投喂野杂鱼导致一系列的问题:A水质恶化,病害暴发,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B由于野杂鱼不易存放,易腐败造成组胺等含量过高,直接导致蟹类肝胰脏受损,性腺不能发育失去食用价值,甚至影响人类健康;C由于大量投喂野杂鱼,给近海渔业资源造成很大压力,影响近海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所以解决经济蟹类养殖过程中的人工配合饲料问题,对于蟹类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特别重要!尽管国外很少开展蟹类的池塘养殖,但美国和澳大利亚均在进行室内软壳蟹的生产,他们在蟹类室内养殖的营养和饲料方面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推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此外,由于过渡捕捞和环境恶化,我国近海经济蟹类(梭子蟹和青蟹)资源急剧下降,迫切需要对这些蟹类资源进行增殖放流,确定合适捕捞强度,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美国在蓝蟹、日本在三疣梭子蟹的资源管理和放流增殖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且在大范围内恢复了这些蟹类资源。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主要还停留在经验阶段,缺乏对蟹类苗种放流效果的科学评估,对于经济蟹类的产卵场和繁殖区也主要是经验猜测,没有科学的跟踪手段。因此开展这方面的学术交流,有望推动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因此,通过举办本次国际蟹类会议,可促进相关学术交流,并可能举世界蟹类学者之力,为解决蟹类养殖中的病害、苗种、人工饲料等问题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将来国际合作、科研攻关等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联合研发,改变目前蟹类养殖病害多,成活率低和野生蟹类资源下降的现状,并规范其养殖和资源管理行为,变滥用药物为积极的生物防御,这对提高我国蟹类养殖水平和保护野生蟹类资源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杨老师、吴老师
电话:

[ 展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本月关注排行